校園里的童年生活是五彩繽紛的,校園里的童年生活是快樂的,校園里的童年生活是漫長的,這五年的愉快時光卻又是短暫、稍縱即逝的。
跨入八一中學的大門,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鐫刻在石碑上的8字校訓“弘本崇德睿智篤行”;環顧四周,青山、綠水、假山,讓人感到心曠神怡;走進校區,黃色的墻、灰色的瓦,高大蔥郁的樹圍繞在場地四周;走進教室,綠色的墻圍、海藍色的桌椅、寬大的黑板,超清寬頻的液晶電視,給我們一種學習樂園的氛圍,這里就是我每天快樂生活學習的八一校園。
“唰啦!唰啦!快摘呀!快摘呀!”隨著一陣叫喊聲和搖樹聲,“!下桑子雨嘍,下桑子雨嘍!”我歡呼雀躍著。這是我的童年時代——二年級,遇到的一件記憶猶新的事——摘桑子、吃桑子。那時的我,遇到什么新鮮事,都要去湊熱鬧。這次也不例外,和大哥哥大姐姐們一起搖桑樹,撿桑子,品嘗著自己的“勞動果實”,真是一種快樂和享受。
記得三年級時,學校修建了一個小小的水塘,里面裝滿了水,還立了一座假山。從那時起,一打下課鈴,我就拉著好朋友總是第一個沖出教室,奔向水塘去玩水,爬上爬下,像只小猴子,有些比我小的弟弟妹妹們好奇,爬上假山,卻怎么也下不來了,急得滿頭大汗,打上課鈴了,只好被逼無奈,跳下了水,弄得渾身濕淋淋的。在我們嬉戲玩耍時,總有大同學和老師走來,看著我們自言自語:“今天不是潑水節呀!”逗得我們開懷大笑。
童年的時光是多姿多彩的,童年的時光是有趣的,童年的時光還記憶猶新,轉眼間,我卻要告別金色的童年,即將告別小學生活,但校園那座假山、那汪池水、那棵桑樹……將成為我揮之不去的童年映像。
【寫作指導:指導學生寫好“隨筆作文”】
作為小學生練筆方式的隨筆,就是把看到、聽到、讀到的事、物或人,及由些而產生的感想、體會馬上記下來。沉重寫“隨筆”,可以積累素材,提高認識事物的能力,養成隨時動筆的好習慣。
怎樣指導學生寫“隨筆”呢?
一、教會學生寫隨筆的方法
隨筆所記內容應是最近一段時間的所見所聞所感,內容可大可小,隨心所欲,但必須是自己的真情實感。與日記不同的是比寫日記更隨便,沒有一定格式,只要簡明流暢,表達清自己的意思,達到練筆目的即可。篇幅也沒有規定,可長可短,有話則長,無話則短,依據實際內容、具體情況來定。
隨筆主要是讓學生練筆,所以與指導寫大作文不同。在開始時教師加一些指導,盡量放手讓學生去寫,讓他們自己把身邊的事寫真切寫生動,以鍛煉他們遣詞造句的表達能力。另外,要讓學生“怎么想就怎么寫”,教育沉重不要一味仿寫、套寫或者說些假話、空話。
二、培養學生寫“隨筆”的興趣
“興趣是最好的老師。”隨筆是反映豐富多彩的生活的,這是激發學生寫作興趣的有利條件。還可以采取其他方式,激發學生的興趣:
1、創設展示機會。
沉重的隨筆,許多都是黑板報稿、廣播稿的好內容。因此,我們開辟了黑板報“隨筆”專欄,并組織他們向學校廣播站投稿。由于中稿率較高,沉重興趣盎然。每次指